首页 热点 资讯 行业 财经 国内 商业 生活 快讯 法律

翻过四明山,浙财学子探访老党员接续浙东精神

行业 来源:壹点网      时间:2022-09-05 11:27:13

8月1日(通讯员 林袁凯 郑恒婧 陈佳欣)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及浙东抗日根据地建立80周年,值此之际,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赴宁波“品余姚红韵,筑强军之梦”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前往宁波余姚,将镜头对准三位从事当地历史文化传承工作的老党员,通过他们学习浙东革命历史、体悟浙东革命精神、深挖浙东红色印记,传承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与军队风骨。

戎装七载文武皆长 热忱满怀初心不忘

“我是1961年6月27日入党的!”已经85岁高龄的“最美老党员”钱百治谈到入党时,立马挺直了身板,脱口而出,“这一天我一直记得!”

一发炮弹精准击中坦克,立下集体二等功;自主完成无领导任务,获得个人三等功……翻看着手中的老相册,场景一帧帧回放在眼前,钱爷爷的眼眶不禁有些红润,“当时的生活很艰苦,一天的饭钱只有一毛钱......希望自己能像万精油一样,哪里都能派上点用处。”此外,钱爷爷还向实践服务团成员展示了自己收集旧报纸、旧衣物上的饰品亲手制作而成的脸谱。在讲到激动之处时,钱爷爷还站起身来右手作势比划着捋须的模样,左手握拳紧贴腰间,有声有色地为实践服务团成员讲解着。

在科技发展迅速、社会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实践服务团成员们深刻感悟到了前辈身上质朴的工匠作风,深化了对“坚守初心”的思想理解,强化了红色文化传承意识。

溯源浙东姚史 探寻乡音红韵

“革命的同志哥哟,请你喝杯四明茶呦......”这是张国源正在给实践服务团哼唱着余姚红歌《请茶歌》。他拿出两本纸张已经泛黄的四明山红歌集册和《浙东红色歌谣》,为团队成员介绍着红歌背后的感人故事。

为进一步探寻余姚红色音韵、感悟“脚踏实地”的浙东气韵,实践服务团拜访了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张国源,了解梁弄地区的革命历史情况、余姚红色歌谣及其背后的故事。

“浙东区党委非常重视红色文化,我自己很喜欢看历史书,退休以后整理家乡历史文化也是想为家乡做点贡献。” 据介绍,张爷爷曾带领其他研究员花了五年时间完整编写《梁弄镇志》。目前仍在编写各类书籍,笔耕不辍,记录着属于余姚的故事与时光。

作为一名入党近五十年的老党员,他期望青年一代能够学习好专业知识,全面了解党的历史,努力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通过面对面的交谈,实践服务团成员能感受到党在摸索过程中的艰苦不易,坚定了“莫忘来时路”的信仰。

提笔钟灵毓秀 放笔大匠运斤

走过一段林荫道,实践服务团采访到了舜阳电测有限公司采访总经理张钟。从事电压监测仪研发生产的张老师在实践服务团成员面前展示了自己积累多年的速写画作,其中多幅是关于浙东抗日革命根据地历史的题材。

“你们看这幅画上新四军的帽子上画的是红星,当时浙东根据地的新四军处于“灰色隐蔽”时期,应当穿的是国民党式的军装,帽子上是不出现红星的。”通过观摩画作与交流,张老师向实践服务团成员传达了画作应当与史料和时代背景相符的观点,这项原则在他的其他画作中同样展露无遗,彰显了他作为一名文化传承者精益求精、求真务实的态度

左手仪器,右手画笔,作为一名入党已37年的老党员,张老师通过兴办实业、帮助困难员工家庭报效党和国家的同时,也运用自己的绘画特长积极推动新四军历史文化传承,将技术创新和坚定文化自信同时扛在自己肩上。“总要有人去记录下这些东西的,这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他希望下一代的年轻人能明白自己身为新时代接班人,除了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外,也要承担起责任与义务以自己的方式保护红色文化遗产、弘扬浙东革命精神。

实践服务团的成员表示,青年一代是党和军队的未来和希望,在新时代征程中,每个青年都是局中人、担囊客,有着扬鞭策马的责任 。在实践路中学传统、爱传统,新时代青年人定会努力用青春向上的声音讲好地方故事、中国故事,用脚踏实地的态度继承发扬浙东精神、强军精神,接续奋斗革命事业。

图为当地最美老党员钱百治为实践服务团讲述部队生活 通讯员 程悠然 摄

图为当地文化研究员张国源介绍《梁弄镇志》通讯员 程悠然 摄

图为浙江美术家协会会员张钟为实践服务团介绍画册 通讯员 程悠然 摄

图为实践服务团成员与钱百治老人合影 通讯员 程悠然 摄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

新闻速递

精彩放送